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的讲解
时间:2023-04-25 03:02:13 作者:南瑞节水灌溉文章来源:本站点击:163
多种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一、滴灌技术模式:
滴灌技术模式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但将其整合为水肥一体化技术并不像将肥料混入水中那么简单,因为滴头对水的清洁度要求很高。一旦不符合要求,就会造成堵塞,导致出水不良,甚至无法出水。因此,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下的肥料需要是用的全溶性肥料。否则,即使多次过滤肥料溶液,也难以达到要求。溶解在水中的营养物质也会在出水控制元件附近凝结,影响出水流畅性,损坏元件。
二、重力式技术模式:
这种模式也被称为微型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模式,安装在地面1.5-2米高的水箱肥料溶液的重力作为一个整体的水肥栽培技术模式,只有在温室的一端安装一个水箱支架,在支架上安装一个容积约2立方米的水箱,然后根据农民对灌溉方式的需求(如滴灌、微喷、膜下沟灌、膜上沟灌等节水技术)安装相应的设备。这种模式对水源和水压的要求比较普遍,不需要通过变频调速来达到管道系统对水压和水量的要求。因此,愈适合不方便安装常规滴灌设施的小规模。特别是需要一个家庭生产。
三、循环技术模式:
循环技术模式是目前具有节水节肥效果的技术模式。这种技术模式由控制系统、灌溉系统和种植系统三部分组成。储罐中储存的营养液是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比例制备的,可以达到作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各种养分的需求。作物种植后,控制系统将根据设定的时间段启动并关闭浇水系统。浇水系统启动后,在确定时间内,在循环装置的控制下,营养液从PVC管的前端连续流向末端,然后流回储存装置。在营养液体的循环过程中,作物也吸收水分和养分。试验表明,草莓采用循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模式,每亩用水仅40.9平方米,肥料45.5公斤;与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模式相比,每亩节水近90平方米,节约化肥14.5公斤。由于技术含量高,该技术模式也适用于观光园区。
四、喷施技术模式:
这种模式也被称为叶面施肥技术。根外追肥技术,即将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喷洒到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孔吸收,补充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调节植物生长。补充缺失的元素。防止过早衰老和增加产量。叶面施肥可以直接、快地为作物提供养分,避免养分被土壤吸附和固定,提升肥料利用率,是补充和调节作物养分的措施。然而,叶面施肥只能提供少量的养分,不能全部达到作物的需要,不能替代根肥,只是一种辅助施肥技术措施。
五、基质技术模式:
该模式的灌溉施肥方法与循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模式基本相同,草莓、蔬菜等作物消耗的水分和养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草莓和蔬菜等作物吸收后剩余的水分和养分不是回收利用,而是通过回收装置回收利用,然后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到温室的角落,继续使用种植在那里的作物。该模型适用于草莓等经济作物的生产。
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施用水溶肥,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多便利,但使用不好也会带来灾难,需要严格施肥时间和肥料用量。
施肥时间浇水施肥时,水的温度尽量与地温和气温接近,并且不要大水漫灌。冬季大棚浇水,尽量在上午浇水;夏季尽量选择在下午或傍晚浇水。如果不用滴管的话,尽量小水勤浇。大水漫灌容易造成土壤板结,根系呼吸受阻,影响养分吸收,并且容易烂根、死棵。推广“垄上栽培”有利于作物高产。
肥料用量只有施肥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和品质。施肥不仅仅在于养分多个地区、质量,还要用量。一般来讲,陆地蔬菜使用50%含量的水溶肥,亩用量在5公斤左右,另加水溶性有用质腐植酸、氨基酸、甲壳素等0.5公斤左右,除了增加氮磷钾营养元素之外,还能提升作物抗病能力、抗旱能力、抗寒能力,减少缺素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