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市南瑞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节水灌溉设备等完善服务!

以质量求生存 以服务促发展

 

服务热线:

157-1686-6837

 
当前位置: 返回首页 > 信息动态 > 技术文档 >
 
信息动态
NEWS

热门产品

PRODUCT

MORE

节水灌溉施肥优点及管理

时间:2024-07-01 20:39:59 作者:南瑞节水灌溉文章来源:本站点击:84

节水灌溉施肥的优点:

肥效快,养分利用率提升。可以避免肥料施在较干的表土层易引起的挥发损失、溶解慢,后期肥效发挥慢的问题;避免了铵态和尿素态氮肥施在地表挥发损失的问题,既节约氮肥又有利于环境保护。所以水肥一体化设备使肥料的利用率大幅度提升。

节水灌溉施肥体系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50%~70%;同时,降低了设施蔬菜和果园中因过量施肥而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由于水肥一体化设备通过人为定量调控,达到作物在关健生育期“吃饱喝足”的需要,避免了任意缺素症状,因而在生产上可达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均良好的目标。

1、设施设备:

通过综合分析当地土壤、地貌、气象、农作物布局、水源确定等因素,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设备。节水灌溉设备应当达到当地农业生产及节水灌溉、施肥需要,确定节水灌溉系统稳定。根据应用作物、系统设备、实施面积等选择施肥设备,施肥设备主要包括压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施肥泵、施肥机、施肥池等。根据地形、水源、作物分布和灌水器类型布设管线。在丘陵山地,干管要沿山脊或等高线进行布置。根据作物种类、种植方式、土壤类型和流量布置毛管和灌水器。条播密植作物的毛管沿作物种植平行方向布置;对于中壤土或粘壤土果园,每行布设一条滴灌管,对于沙壤土果园,每行布设两条滴灌管。对于冠幅和栽植行距大、栽植不规则或根系较少果园,采取环绕式布置滴灌管。安装完节水灌溉设备系统后,要开展管道水压试验、系统试运行和工程验收,灌水及施肥均匀系数达到0.8以上。

2、水分管理:

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墒情、根系分布、土壤性状、设施条件和技术措施,制定节水灌溉制度,内容包括作物全生育期的灌水量、灌水次数、节水灌溉时间和每次灌水量等。节水灌溉系统技术参数和节水灌溉制度制定按相关标准执行。根据农作物根系状况确定湿润。蔬菜宜为0.2~0.3米,果树因品种、树龄不同,宜为0.3~0.8米。农作物节水灌溉上限控制田间持水量在85%~90%,下限控制在55%~65%。

3、养分管理:

选择溶解度高、溶解速度较快、腐蚀性小、与节水灌溉水相互作用小的肥料。不同肥料搭配使用,应充足考虑肥料品种之间相容性,避免相互作用产生沉淀或拮抗作用。混合后会产生沉淀的肥料要单施用。推广应用水肥一体技术,优先施用能达到农作物不同生育期养分需求的水溶复合肥料。按照农作物目标产量、需肥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和节水灌溉特点制定施肥制度。一般按目标产量和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计算农作物所需氮(N)、磷(P2O5)、钾(K2O)等养分吸收量;根据土壤养分、有用肥养分供应和在水肥一体化设备下肥料利用率计算总施肥量;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需肥规律,确定施肥次数、施肥时间和每次施肥量。

4、维护保养:

每次施肥时应先滴清水,待压力稳定后再施肥,施肥完成后再滴清水清洗管道。施肥过程中,应定时监测灌水器流出的水溶液浓度,避免肥害。要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系统设备,防止漏水。及时清洗过滤器,定期对离心过滤器集沙罐进行排沙。作物生育期一次节水灌溉前和较后一次节水灌溉后应用清水冲洗系统。冬季来临前应进行系统排水,防止结冰爆管,做好易损部件保护。

5、水肥耦合:

按照肥随水走、少量多次、分阶段拟合的原则,将作物总节水灌溉水量和施肥量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分配,制定节水灌溉施肥制度,包括基肥与追肥比例、不同生育期的节水灌溉施肥的次数、时间、灌水量、施肥量等,达到作物不同生育期水分和养分需要。充足发挥水肥一体化设备优点,适当增加追肥数量和次数,实现少量多次,提升养分利用率。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天气情况、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等,及时对节水灌溉施肥制度进行调整,确定水分、养分主要集中在作物主根区。

水肥一体化组成包括:

1、田间前部,其中包括碟片过滤器、减压持压阀、空气阀、真空阀、自控阀门、自控系统、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

2、泵房前部,其中包括水泵、涡轮蝶阀、止回阀、泄压控制阀、自动反冲洗过滤器、数字水表、减压持压阀、空气阀、不怕震压力表、泵房、气象监测站(温度、湿度、光照、降雨量、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泵房监测(进入口压力、出入口压力、流量、视频)、RTU主控站、施肥系统等。

3、田间管网,其中包括PVC主管、PE毛管、压力补偿滴灌管、喷头、排污阀等。

节水节水灌溉已经成为农业推广的重要节水灌溉方式,水肥一体化设备是目前受欢迎的节水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在我国的大力支持和的推广下,该技术在国内各省份已经取得了好的成效,现在就来看一下水肥一体化是如何实现节水节水灌溉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则是根据作物需肥需水规律和数量将肥料溶入到水中,定时定量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集中的土壤区域,随时将水分连同养分直接送到作物的“嘴”里,使作物渴了就喝、饿了就吃;还可以减少因挥发、淋洗而造成的水肥浪费,从而提升水肥的利用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大增,加之我国水资源贫乏,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节水一直是我国倡导的主题。农业在水资源方面用量大却又浪费严重,因此节水潜力大。另一方面守旧大水漫灌很难达到现代农业种植需求,人们对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提出了愈高的要求,准确节水灌溉、绿色农业等概念逐渐发展起来。

水肥一体化多与喷灌和滴灌技术相结合,根据作物生长习性和周围环境判断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定时定量将溶液输送到作物根系土壤,依靠浓度差让作物吸收,实现水肥同步管理,让作物根系保持较佳含水量。整个过程既能减少水肥渗漏和挥发,又能让作物需要多少吸收多少,提升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