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系统的运行原理是怎样的
时间:2022-08-17 00:03:34 作者:南瑞节水灌溉文章来源:本站点击:161
水肥一体化就是将肥料溶入施肥容器中,并随同灌溉水顺管道经灌水器进入作物根区的过程叫做滴灌随水施肥,外洋称灌溉施肥,即:根据作物生长各个阶段对养分的需要和土壤养分供给状况,准确将肥料补加和均匀施在作物根系附近,并被根系直接吸收利用的一种施肥方法。通常,与灌溉同时进行的施肥,是在压力作用下,将肥料溶液注入灌溉输水管道而实现的。溶有肥料的灌溉水,通过灌水器(喷头、微喷头和滴头等),将肥液喷洒到作物上或滴入根区。
水肥一体化优点在于,提升水肥利用率,依据农作物需水需肥规律将水肥“少量多次”供应到作物根系周围。滴灌条件下,灌溉水仅润湿土壤表面,减少了蒸发,这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推动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提升了肥料的利用率。其次,水肥一体化帮助植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同时也能改进土壤状况,减轻土壤板结和盐渍化的危害。守旧的施肥方式容易造成施肥过量,土壤板结以及对环境的污染,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水肥一体化技术能保持土壤维持疏松的状态,滴灌水缓慢渗透土壤,并不破坏土壤的孔隙结构。第三,节省劳动力,提速率好率。机械化的引入帮助农户减少了劳动力的成本,提升了施肥浇水的速率,增加了经济效益。然后,水肥一体化减轻了病害的发生,增加了产量并提升了品质。温室中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后,土壤对水肥充足吸收,无过量的蒸发作用,降低了温室中的相对湿度,减轻了病害的发生,同时对肥料的充足吸收既增强了品质也提升了产量。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施肥,适时、适量地达到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速率好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这项技术的优点是肥效快,养分利用率不错,既节约肥料又利于保护环境,还可减少田间劳作,提升灌溉质量,具有节水节肥、省时和增产增效的作用。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水肥一体化系统是如何运行的吧。
1、肥料的溶解。一般固态肥料需要用水溶解,混合搅拌成肥料溶液,如果不溶物多,需将其滤除,取清液施用;选用液态肥料时直接兑水稀释混匀即可。
2、施肥量控制。施肥时需要准确掌握剂量。注人肥液的适宜浓度约为灌溉水量的0.1%。例如,灌溉水量为20立方米1亩,注人肥液大约为20升1亩。每次灌溉的施肥量应符合施肥方案要求,过量施肥可能导致作物受害以及环境污染。
3、灌溉施肥程序。一般分3个阶段:一阶段,用不含肥料的清水灌溉20分钟以上,湿润灌溉系统;二阶段,在灌溉水中加入适宜浓度的肥料溶液,继续灌溉;第三阶段,灌溉结束前,用不含肥料的清水再灌溉30分钟以上,以便清洗灌溉系统,促田间肥料人渗土层。
4、系统维护。主要是管路清洗和设施维护。由于水源和肥料中含有泥沙等杂质,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过滤器积存沉淀物,易堵塞管路。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清洗过滤器,清洗时要关闭加压泵和潜水泵(不可在运行状态操作),打开过滤器封盖,取出滤网或碟片,用清水冲洗干净,重新安装到位,封盖,即可使用。每次灌溉结束后需要及时清洗过滤器,以备下次使用。
每个灌溉周期结束前,应仔细检查系统各部位,如果发现意外跑、冒、滴、漏,及时维修,如有部件破损、老化或存在稳定隐患,需要替换,确定系统良好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