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时间:2024-05-19 20:13:45 作者:南瑞节水灌溉文章来源:本站点击:83
渗灌与地下的滴灌相似,只是用渗头代替滴头全部埋在地下,渗头的水不像滴头那样一滴一滴地流出,而是慢慢的渗流出来,这样渗头不容易被土粒和根系所堵塞。较近在外洋引进采用废轮胎加工成的多孔渗流管,并进行小面积试点,但是微孔渗流管的堵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未经长时间试验检验不宜贸然推广。
地下灌溉是用控制地下水位的方法进行灌溉。在要灌溉时把地下水位抬高到水可以进入根系活动层的高度,地面仍保持干燥,所以省水,不灌溉时把地下水位降下去。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很大,只有在根系活动层下以有不透水层时才行。
用小塑料管将灌溉水直接送到每棵作物根部的附近,水由滴头慢慢滴出,是一种细致的灌溉方法,只有需要水的地方才灌水,可做到只灌作物而不是灌土地。而且可长时间使作物根区的水分处于较优状态,因此既省水又增产。但其大缺点就是滴头出流孔口小,流速低,因此堵塞问题严重。对灌溉水改成要认真地进行过滤和处理。目前我国还都只注意到防止物理堵塞,而同样严重的生物堵塞和化学堵塞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滴灌的主要方式有:固定式地面滴灌、半固定式地面滴灌、膜下灌、地下滴灌等。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点有哪些?下面,为您详细讲讲:
1、增加产量,改进品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随时供给,确定水量和肥料用量(养分比例)的均衡,作物的生长潜力得充足发挥,实现高产、优良,进而实现速率好益。
2、节水。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减少水分的下渗和蒸发,提升水分利用率。在露天条件下,微灌施肥与大水漫过相比,节水率达50%-70%左右。
3、减轻病害。大棚内作物很多病害是土传病害,随流水传播。如辣椒疫病、番茄枯萎病等,采用滴灌可以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另外,滴灌能降低棚内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4、提升经济效益。滴灌的工程投资(包括动力设备、施肥池和管路等)约1000元/亩,可以连续使用5年左右,每年节省肥料和农至少为500元,增产幅度达30%以上。
5、节肥。在水肥一体化技术条件下,溶解后的肥料被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集中部位,充足确定了根系对养分的快吸收。在产量相近或相同的情况下,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守旧施肥技术相比节省化肥40%-50%。
6、改进土壤环境状况,保护环境。可控制灌溉,避免养分的淋溶渗漏,避免过量施肥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7、省时省力。守旧的沟灌施肥费工费时,麻烦,而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只需打开阀门,合上电闸,即可实现自动灌溉。与守旧施肥相比,可节省用于灌溉和施肥的人工成本。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喷枪或喷头形成喷灌、均匀、定时、定量,喷洒在作物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发育生长区域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
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水肥一体化还能够实时监测灌溉情况,能够自动的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时间、施肥浓度以及供水量,在水肥一体化仪器工作过程中,整个系统能够协调工作,充足的提升灌溉用水的速率,达到了正确的灌溉的要求。